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曾经进贡给皇家的镜子你见过吗?

 二维码

宋代以来,铜镜的商品化、市场化愈加发展,涌现出大量私家铸镜作坊,全国多地铸镜业异军突起,竞争激烈。其中,浙江湖州就是古代著名的铸镜中心之一,所产的湖州镜在古代风靡一时


湖州镜始铸于北宋,兴盛于南宋,其产量很高,销路甚广。南宋典籍《建炎以来朝野杂记》有记:“湖州旧鬻镜,行于天下。”除了在浙江各地的宋墓中大量出现以外,江西、江苏、四川、湖北、福建、安徽、广西、河南也出土较多,几乎全国各地(包括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都能发现其身影。湖州镜不仅享誉国内,同时也闻名海外,在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也有出土。


湖州镜铸造分官铸和私铸两大类,以私营工坊为主,彼时有石、孙、杨、万、李、陈、祝、陆、韩、符等10余家,尤以石家影响最大。


“湖州石十八郎清铜照子”铭福袋形镜 宋代

湖镜博物馆藏


元代,湖州镜中衰,而至明清复兴。明代成化年间《湖州府志》云:“郡中工人铸镜最得法,世称湖州镜。”湖州的能工巧匠们在继承两宋时期铸造工艺和传统的基础上,对铜镜纹饰进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使湖州再一次成为全国铸镜中心,并持续影响至清代晚期。

明清时期,湖州镜以薛氏所造的最为著名,其独创的方形诗文镜,诗文为四言韵诗,书体涵盖楷、行、篆、隶,造型独特、样式新颖,颇受时人追捧。明人谢肇制《西吴枝乘》云:“镜亦以吴兴为良,范金固不殊,其水清冽,能发光也,最知名者薛氏。”清代乌程诗人汪尚仁的《四勿斋吟集》中收录的《吴兴竹枝词》云:“薛家镜子铸来精,仪凤桥头旧有名,石十三郎应自照,照侬半面不分明。”

湖州镜质量精良,在清代甚至一度成为进贡皇室之物,“相沿已久,历年所积,宫中存贮者甚多”,根据《浙江通志稿》记载,直到嘉庆十九年(1814),清廷才废止“岁贡嘉炉湖镜”。


馆藏清代湖州镜



方形“方正而明”铭诗文镜 清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方形“既虚其中”铭诗文镜 清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这两枚方形诗文镜正是清代薛氏所铸之湖州镜。前者诗文内容为“方正而明,万里无尘,水天一色,犀照群伦。”后者为“既虚其中,亦方其外,一尘不染,万物皆备。湖城薛晋侯造。”诗文辞藻华丽,文采飞扬,含义深刻,富有哲理,颇有以镜明心,以镜抒怀的情操。“方正而明”镜左近边处二印,上印圆形“苕溪”,下印方形“薛惠公造”,均为篆体。这两面镜子中出现的人名“薛惠公”“薛晋侯”均为一人。薛晋侯,字惠公,号苕溪,清乾隆时人。他是湖州薛氏铸镜最多最精者,清代阮葵所著《茶余客话·卷二十》曾记载:“陆子刚治玉,鲍天成治犀,朱碧山治银,濮谦治竹……及近时薛晋臣治镜,歙曹素功制墨,吴穆大展刻字,顾青娘、王幼君治砚,张玉贤火笔竹器,名闻朝野。”这里的薛晋臣就是薛晋侯。

除了石家、薛家,湖州其他家族的铸镜也驰名畅销,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湖州镜传承延续了数百年,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瑰宝


文章分类: 大观学止镜鉴之明
分享到:
年度报告
2024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pdf
44.72MB下载
2023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pdf
36.74MB下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