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听鸿夜话3”第十六期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任建敏揭秘嘉靖年间“天字第一号案” 二维码
“听鸿夜话”第三季第十六期 帝王家事:明朝嘉靖年间的天字第一号案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一楼 时间:2022-06-24 19:30 主讲人:任建敏,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历史人类学学刊》主任编委。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史、中国社会经济史、岭南历史文化相关研究。在《民族研究》《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权威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出版专著《明代广东寺观田产研究》等。入选“广东省博士后人才引进计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各1项,省部级课题3项。 指导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南海博物馆联盟、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精彩预告 大明正德十六年,一代荒唐皇帝朱厚照驾崩,其堂弟、年仅十五岁的朱厚熜入继大统,是为嘉靖帝。嘉靖帝继位之初,朝廷上下最为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嘉靖帝生父的称谓问题。围绕着应该“喊谁当爸爸”这一原则性问题,年轻的嘉靖帝几乎是需要以一己之力对抗整个文官集团。这一争议贯穿了整个嘉靖初年的政局,史称“大礼议”,是嘉靖年间名副其实的天字第一号案。 参加指南 观众名额:45个现场观众(免费) 马上点击此处,抢先占位吧!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西路28号广东大观博物馆 公交:临近站点-灯湖西路南站 自驾:停车建议前往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停车场、千灯湖停车场或致越优城停车场 讲座回顾 6月24日晚,由广东大观博物馆与佛山市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南海博物馆联盟共同举办的“听鸿夜话”第三季第十六讲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本次讲座邀请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任建敏老师,以《帝王家事:明朝嘉靖年间的天字第一号案》为题,为我们讲述贯穿了整个嘉靖初年政局的皇统争论问题,史称“大礼议”事件。 ![]() 或许现在的人们对宗祠、祠堂、家庙等用于崇宗祀祖的场所并不感到陌生,但实际上,“祠堂”的历史没有想象中那么久远。这是因为祭祖活动原先只有皇室贵族才能进行,《礼记·大传》有记载:“别子为祖,继别为宗(大宗),继祢者为小宗”,也就是说,祠堂是只相对于“皇统”大宗才存在的祭祀制度。 然而,这一传统观念在朱厚熜意外继位之后出现了转折,朱厚熜与明武宗朱厚照是堂兄弟,并非直系血亲,因此按照明代的宗法制规定,朱厚熜要当皇帝就必须是过继到皇家的大宗来,放弃原先藩王的小宗身份。 ![]()
“大礼议”事件表面上看是皇室内部宗庙制度的争议,但究其本质,是流传千年的宗法制的突破与重塑,也是对于传统伦理观念的再度诠释。至此,旧的祭祖限制被打破,官民百姓皆可奉祀始祖了,人人都有了一个所归属的“大宗族”。 ![]()
文章分类:
知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