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听鸿夜话3”第八期非遗传人何松贵:守正创新传承九江双蒸传统酿造技艺 二维码
“听鸿夜话”第三季第八期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一楼 时间:2022-01-21 19:30 主讲人:何松贵,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高级工程师、白酒国家评委、中国白酒工艺大师、中国米酒研究院院长。 指导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南海博物馆联盟、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精彩预告 “无需杏黄招客至,九江自古是酒乡。”作为“粤酒”文化的代表,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距今已经有200年的历史。其传统酿造技艺是在南海九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条件下孕育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2009年,九江双蒸酿造技艺入选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江双蒸博物馆 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由来和历史是怎样?发展到现在的九江双蒸酒酿造工艺特点及流程有何种变化?如今作为白酒界中独特的小众产品,是如何传承双蒸文化、创新发展?未来,九江双蒸酒酿造技艺又将走向何方?本期讲座将邀请省级传承人何松贵老师为我们一一揭晓! 参加指南 观众名额:45个现场观众(免费) 马上点击此处,抢先占位吧!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西路28号广东大观博物馆 公交:临近站点-灯湖西路南站 自驾:停车建议前往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停车场、千灯湖停车场或致越优城停车场 讲座回顾 1月21日晚,由广东大观博物馆与佛山市南海区文广旅体局、南海博物馆联盟共同举办的“听鸿夜话”第三季第八讲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何松贵以《九江双蒸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题,为市民讲述九江双蒸酒酿造技艺的发展情况、发展现状及未来走向。 南海九江,是一个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商埠,历史上商贸之风鼎盛,素有“小广州”的美誉。境内水陆交通便利,从清代起就有坚实的酿酒基础,有“无需杏黄招客至,九江自古是酒乡”之说,曾一度达到“巷巷有酒坊,街街有酒店,人人论酒经”的兴旺景象。“至清末,九江双蒸酒就由水路运去东南亚一带有华侨居住的地方销售,而且这一销售方式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因此九江双蒸酒在华侨中有了另一个名字——‘故乡酒’,民间更流传‘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九江双蒸酒’的说法。”何老师介绍道。 作为“粤酒”文化的代表,九江双蒸酒始创于清朝道光初年,其酿造技艺和品牌先后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九江双蒸酒的原料为大米,选用本地桑树根水,经饼丸制饼、蒸饭拌料、发酵蒸馏、斋酒酝浸、勾调品评等工序酿制而成。”何老师为我们讲述九江双蒸酒的酿造工艺,“所谓‘双蒸’,就是把由酵饭蒸出来的酒再倒入同量的酵饭中重蒸而成的酒,这样能起到串香的作用,使得酒香更浓。”独特的生产工艺和酿造环境、水源等诸多因素造就了九江双蒸酒玉洁冰清、豉香独特、醇和甘滑、余味爽净的典型风格。 九江双蒸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岭南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民间技艺,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科学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是其重要课题。何老师表示:“白酒属于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历程中非常依赖传统工艺和老师傅的经验传承。自九江酒厂建厂至今,我们一直在努力深入研究白酒传统工艺的科学性,掌握传统工艺不可替代的科学道理,从而在尊重传统工艺科学道理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学技术,使传统工艺得以创新发展,更能在时代发展中传承下来。”
文章分类:
知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