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听鸿夜话2”第十一讲:任志录老师带你听丝绸之路上的声声驼铃 二维码
“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一期 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一楼 时间:2021-05-14 20:00 主讲人:任志录,研究馆员,曾任山西省博物馆馆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现任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等,担任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研究生指导老师。近四十年来,从事古代陶器特别是唐宋陶瓷的发掘、研究、鉴定工作,出版专著多部,发表文章近百篇。 指导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南海博物馆联盟、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精彩预告 陆上丝绸之路是指欧亚之间的商路,以长安(今西安)、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各国使者、商人、冒险家、教徒等络绎穿梭于这条道路之上。这些人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呢?丝绸之路是多个绿洲和无尽沙漠的组合,仅凭人力确实无法穿越,无法到达目的地。那么,这是如何实现的呢?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请参加5月14日晚上的“听鸿夜话”活动,专家为您一一解答。 广东大观博物馆·丝绸之路展厅 参加指南 观众名额:60个现场观众(免费) 马上点击此处,抢先占位吧!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西路28号广东大观博物馆 公交:临近站点-灯湖西路南站 自驾:停车建议前往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停车场、千灯湖停车场或致越优城停车场 讲座回顾 5月14日晚,听鸿夜话第二季第十一讲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活动邀请了原山西省博物馆馆长,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任志录作题为《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声》的讲座,通过对实例物证的分析,为大家讲述丝绸之路这座沟通了东西方世界的神奇桥梁。
任志录老师详细描述了历史上丝绸之路的路线,指出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陆上交通通道,远比人们印象中要漫长、艰难。丝绸之路上往来的大多是各国使者、商人、冒险家、教徒等,他们不仅带来了丰富多样的物产,更有绘画、雕塑、音乐、宗教等精神层面的东西。物质及其形式的丰富,艺术形态的增加,宗教文化的传入,使中国开始与世界融合,同时也影响着世界。
任志录老师指出,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不仅在实现丝绸之路流通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考古出土大量的资料,不仅再现了昔日丝路盛况,也展示了中国人对骆驼这种异域奇畜由陌生到熟悉视为珍奇的过程,骆驼已成为丝绸之路一个醒目的文化符号。 “通过丝绸之路上的交流,东西方物质及其形式更加丰富,艺术形态多姿多彩,灵魂宗教受到新的冲击,中国人和西方人融合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中西方相互影响并共同发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丝绸之路扮演了重要的通道作用,而这一路之上,从来没有离开过那络绎不绝的驼铃声声。”
今天,丝绸之路早已超越其作为交通线的定义,成为一种精神和象征。我国提出的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丝绸之路精神和价值在今天的重要体现。广东大观博物馆的常设展厅“丝路遗珍”展出反映唐宋元明清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文物一百余件(组),展品多数为海外回流,珍品众多。展陈采用场景化设计,置身其中,仿佛能听到回荡在沙漠戈壁中的声声驼铃与南海海面上的阵阵潮声。
文章分类:
知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