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听鸿夜话2”第五讲:香云纱——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维码
“听鸿夜话”第二季第五期 香云纱——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一楼 时间:2021-02-05 20:00 主讲人:郭强,南海香云纱知名品牌——匠曼延文化CEO。 指导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南海博物馆联盟、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精彩预告 印象中的香云纱古老神秘,沉稳庄重的气质构成其独到的魅力。2015年,南海香云纱织(坯纱)织造技艺进入佛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更好地结合成为非遗文化发展的新课题。
本期讲座邀请了南海香云纱知名品牌——匠曼延文化CEO郭强,为我们讲述香云纱的历史由来、制作工艺与创新发展——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让传统美学得到新生绽放。 参观指南 观众名额:45个现场观众(免费) 马上点击此处,抢先占位吧!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西路28号广东大观博物馆 公交:临近站点-灯湖西路南站 自驾:停车建议前往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停车场、千灯湖停车场或致越优城停车场 为做好疫情防控,请各位听众佩戴好口罩,并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出示健康码、登记、测温等,不佩戴口罩者禁止入内。 讲座回顾 2月5日晚,“听鸿夜话”第二季第五讲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活动邀请了南海香云纱知名品牌——匠曼延文化CEO郭强作了题为《香云纱——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讲座,通过追溯香云纱的悠久历史、织造和染整技艺的发展,分析香云纱的传承与发展,向观众呈现了香云纱的前世今生。
香云纱——纺织界的“软黄金”“香云纱,是岭南地区一种古老的染色面料,是从古至今制作繁复而价格昂贵的丝绸制品,中华民间手工艺的瑰宝。由于穿着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称作‘响云纱’,后文人雅士谐音称之为‘香云纱’。”郭强介绍道,香云纱是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丝织品,产于广东佛山及周边地区,因手感挺爽柔润,具有防水、防晒,经久耐穿等特点,广受欢迎,更远销欧美、印度和东南亚等地区,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香云纱被誉为“软黄金”,是目前世界纺织品中唯一用纯植物染料染色的真丝绸面料,2008年,香云纱染整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香云纱在织造上的特点是以桑蚕土丝为原料,经线以绞纱组织织成带有几何形小提花的白胚纱,在织成纱罗组织织物和平纹丝织物后,再用广东特有植物薯莨的汁水多次浸泡、晒涂于练熟的坯绸上,使织物粘聚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质,后用珠江三角洲地区特有的富含多种矿物质的河涌淤泥(俗称“过河泥”)覆盖,经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发酵,加工而成,正面黑色,反面黄褐色。 活动现场,郭强向观众展示了香云纱的面料,让观众通过零距离触摸更加清晰了解香云纱的种类。郭强表示,一匹香云纱从开始制作到投入使用,需耗时近一年,成品正反异色,色泽如陶,手感润滑,可称丝绸中的极品。
将古老中国文化传承下来的天然非遗材质推广到全世界“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们一直专注香云纱的研究和设计,希望能够把佛山的非遗做得更好,做成一个真正的家喻户晓的品牌,能够把香云纱这种面料传播到全世界,能够做成驰名全世界的生活化品牌,屹立于世界。”郭强表示,香云纱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非常大,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融合,让香云纱成为可以代表佛山、岭南乃至中国对外的一种真正体现中华民族伟大文化背景和底蕴的载体。
文章分类:
知识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