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活动】“听鸿夜话2”第三讲:揭秘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

 二维码

“听鸿夜话”第二季第三期

沧海桑田: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



地点:广东大观博物馆一楼微信图片_20210104194540.jpg

时间:2021-01-08   20:00

主讲人:张智敏,建筑历史与理论博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方舆丈量创始人,主要从事建筑及城市遗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及实践。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南顺桑园围为研究对象,撰写博士学位论文《珠江三角洲水乡聚落桑园围研究》。

指导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主办单位: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协办单位:南海博物馆联盟

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



佛山桑园围——广东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2020年12月8日晚,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1届国际执行理事会线上会议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本期“听鸿夜话”,将由张智敏博士带领大家了解桑园围如何为南海、顺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环境,造就南海、顺德地区长期富庶的经济和繁荣的文化。

桑园围.jpg

图片来源:珠江时报   摄影:廖明璨


参加指南

观众名额:50个现场观众(免费)

    马上点击此处,抢先占位吧!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灯湖西路28号广东大观博物馆

公交:临近站点-灯湖西路南站

自驾:停车建议前往南海区国家税务局停车场、千灯湖停车场或致越优城停车场

微信图片_20210104215057.png



讲座回顾


      1月8日晚,由佛山市南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指导,佛山市南海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南海博物馆联盟、广东大观博物馆·佛山市岭南金融博物馆承办的 “听鸿夜话”第二季系列活动第三讲在广东大观博物馆开讲。本次活动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智敏讲述《沧海桑田:历史上的桑园围与村落》,通过追溯桑园围的历史根源、分析桑园围的经济运作模式,深入阐释桑园围的文化与实用价值,为观众揭开世界灌溉工程——桑围园的层层面纱。


观众出示健康码并配合测温

观众出示健康码并配合测温

      “这里(南海西樵山)可能是佛山最有历史的地方,我们称西樵山文化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张智敏教授介绍道,佛山南海是珠江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上至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地繁衍生息,桑园围始筑于宋徽宗年间,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张智敏教授

    桑园围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古代大型基围水利工程,2020年12月8日,佛山桑园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我国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活动现场,市民认真倾听,跟着张智敏教授的讲解走进桑园围的前世今生,领略先人的聪慧和勤劳。张智敏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为大家讲解桑园围成为世界级遗产的原因,带大家揭秘它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因素。



活动现场

      市民曾女士本期活动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前来参加:“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来参加这个系列的讲座了,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她们了解南海乃至中国的传统文化,我相信这一次来,孩子们的理解能力都有了进步。”





文章分类: 知识讲座
分享到:
年度报告
广东大观博物馆2019年度工作报告
23.48MB下载
上一页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