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镜鉴之明 | 汉镜铭文鉴赏

 二维码

铜镜铭文是铸刻在镜子上的文字,可以反映出所在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情况,具有较高的史料研究价值。汉代是中国铜镜史上的第二座高峰,铭文镜是汉镜中重要的一部分。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各种各样的铭辞贯穿了两汉历史,深刻反映了两汉的社会思想、风俗信仰、手工业发展状况等。接下来,小编将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进行分析~



01

社会心理


渴望长寿


“尚方御镜大毋伤”铭四神瑞兽博局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钮座间铭文:秩官宜孙

方格铭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外区铭文:尚方御镜大毋伤,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长保二亲乐富昌,寿敝金石如侯王


“寿敝金石”意为寿命像金石一样恒久。长寿是汉代社会普遍的追求,它不仅体现在镜铭上,也出现在印章、瓦当、砖文、锦织、漆器等常见物品之上,并且成为在节庆祭祀之日,上拜家长、互相谒贺时所说的吉祥祝词。除了“寿敝金石”外,还有“千秋万岁”“延年益寿”“与天相寿”等吉语。


崇尚富贵


“大乐贵富”铭四叶间隔蟠龙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大乐贵富,千秋万岁,宜酒食


在经历长期战乱后,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国家日趋富裕。在良好的经济条件下,社会逐渐刮起奢侈之风,从日常生活到死后世界无不反映。上至统治阶层,下至平民百姓皆追求财富。在当时,“长乐贵富”“富贵未央”“富贵昌”“常富”等均是流行的吉祥语。


追求功名


“位至三公”铭凤鸟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位至三公


汉代与奢侈风气盛行的还有对权利地位、高官厚禄的渴慕,这种渴慕在镜铭中体现为“长宜高官”“宜秩高官”“位至三公”等。所谓三公是指古代地位最尊显的三个官职合称,汉初承秦制,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三公。


盼望安乐太平


“四夷降服中国宁”铭七乳瑞兽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尚方御竟(镜)知人情,道同巧异各有刑(形),维古今世天下平,四夷降服中国宁,人民安乐五谷成。


“秦有善铜出丹阳”铭神人龙虎画像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秦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巧工刻之成文章,周仲杨氏作镜四夷服,多贺国家人民息,胡虏殄灭天下复,风雨时节五谷熟,长保二亲得天力,传告后世乐无极。


诸如上述铭辞基本出土于新莽和东汉的墓葬中。“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少数民族的泛称,即东夷、北狄、西戎、南蛮。新莽、东汉时期,周边民族与中原王朝的矛盾突出,边疆时常遭到外族的侵扰,而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对外战争,导致府库空虚,死伤无数,严重影响国内生产生活。铜镜铭文恰恰记录了这个动荡时期下人民对于四夷归服、国泰民安的强烈愿望。另外,此类铭文镜在东汉盛行还与儒家的华夷观和大一统思想有关,儒士们认为只有在四夷德服、国家安定的环境下,人民才能幸福生活,才能实现儒家仁爱的终极目标。这种观念也成为时人普遍的社会观念,进而反映在镜铭上。


02

情感表达


亲情


“角王巨虚”铭七乳瑞兽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钮座间铭文:宜子孙

外区铭文:角王巨虚日后喜,昭此明镜诚快意,上有龙虎四时宜,长保二亲乐毋事,子孙顺息家富戬,予天无极受大福


汉镜铭文中常有为父母祈福,希望兄弟和睦、子孙绵延的祝愿,这与汉代社会尊崇孝道有关。“以孝治天下”是汉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例如举孝廉这一选官制度就产生于此时。而对于汉代家庭而言,孝不单是子女与父母相处时的准则,并且也对其他关系如兄弟姊妹、夫妻造成影响,是支撑、延续家庭的重要内在力量。


爱情


伏兽钮“大乐未央”铭蟠龙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大乐未央,长相思,慎毋相忘


镜子作为妆奁用具,在古时也常成为女子寄托相思之物和男女间表达爱意的信物。镜铭中多见“长毋相忘”“相思愿毋绝”等表达思慕之情的语句。另外,还有“二姓和好”“洁清白而事君”等反映汉代婚礼风俗和女子爱情观的铭辞。


03

信仰崇拜


神仙思想


“上有仙人持芝草”铭瑞兽云气博局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方格铭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外区铭文:桼言之纪从竟始,湅怡铜锡去其宰,上有仙人持芝草,寿如山石不知老,八子十二孙有(孝),长保二亲利父兄


芝草是古代一种瑞草,服之可成仙,“仙人持芝草”其实是升仙、长生不老思想的表达。汉代,神仙观念日益普及和流行,西王母、四神等信仰在当时十分盛行,常有仙人、神兽的形象出现在汉代画像石、铜镜、瓦当等物上,此外,宣扬神仙思想的记载和著录也大量涌现,如《列仙传》和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却谷食气篇》《导引图》都是记载神仙方术的专著。除了“仙人持芝草”外,“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左龙右虎辟不祥,朱鸟玄武顺阴阳”等也是当时流行的铭辞。


04

制镜信息


制镜机构


“尚方作镜”铭四神瑞兽博局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方格铭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外区铭文:尚方作竟(镜)大毋伤,巧工刻之成文章,左龙右虎辟不羊(祥),朱鸟玄武顺阴阳,子孙备具居中央


“尚方”是两汉时期为皇室制作御用物品的官署,《后汉书·百官志》注解为“掌上手工作御刀剑诸好器物”,由少府(为皇室管理私财和负责宫廷生活起居等需要的供给和服务的职能机构)管辖。按理来说,尚方镜本是官方铸镜,但因为民间常有仿制和伪造的现象,所以并非所有带“尚方”铭的铜镜都由官方所铸。此外,铭文中还经常看见“杜氏”“王氏”“张氏”等姓氏镜和“吾作明竟”“青盖作竟”等铭文镜,也与民营铸镜业有关。


铜料来源


“汉有善铜”铭四神瑞兽博局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汉有善铜出丹阳,和已(以)银锡清且明,左


丹阳为古地名,秦时称鄣郡,汉武帝时改为丹阳郡。汉代,铜业继续发展,人们生活所用之物特别是货币多用铜铸。根据文献记载,丹阳郡和今云南、四川一带都是当时重要的产铜地。另外,从出土的镜范和镜铭中可以知道两汉铜镜产地至少有四处,除丹阳郡外,还有今山东和关中;古广汉郡和蜀郡;古武昌、吴郡、会稽。


铸镜技术


“桼言”铭七乳瑞兽纹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来(桼)言之始自有纪,炼冶同(铜)易(锡)去其宰(滓),辟阴不祥宜古市,长保二亲利孙子。


汉镜铭文中有部分记载了铜镜铸造过程的相关技术。“炼冶同易去其宰”中的“同”“易”“宰”,分别通“铜”“锡”“滓”。古人很早就学会用合金铸镜,根据现代研究表明,古代铜镜主要有铜、锡、铅三种金属成分,而镜铭也有“幽湅三商”的语句,“三商”在学界普遍释为三种金属。另外,“滓”意为渣滓,也意在说明开采出来后的铜矿石需要入炉冶炼,去除其他杂质。在汉代,人们已经使用木结构皮橐(tuó)鼓风器,进一步提高了冶炼效率。


05

商品销售


广告宣传


“杜氏作珍奇竟”铭五乳龙虎神人玉兔画像镜 汉代

广东大观博物馆藏


铭文内容:杜氏作珍奇镜兮,世之未有兮,湅五解之英华,毕而无极兮,上西王母与王(玉)女,宜孙保子兮,得而诊,吏人服之曾(增)官秩,白衣服之金财足,与天无极


汉代的铜镜大部分用于市场买卖,铭文“买者大吉”“买者大贵昌”“服此镜,富寿昌”等均可说明。作为商品,铜镜的买卖少不了广告宣传。可以看到,“杜氏作珍奇竟”及上文曾提到的其他姓氏铭文镜均反映了商家的品牌意识,是商家有意识推广个人品牌的表现。而许多镜铭都有国泰民安、求寿祈仙、官运亨通、长命富贵、子孙荣昌、夫妻和睦等吉祥语存在,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属于一种推销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宣传铜镜质量优良的,如“炼冶铜华清而明,以之为镜宜文章”“镜清明,铜必良”等。


参考文献:

[1]窦葳. 两汉镜铭与社会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

[2]何堂坤.中国古代铜镜技术研究[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9.

[3]李建业. 孝文化与汉代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7.

[4]刘花章. 两汉手工业商业的官营和民营[D].河南大学,2007.

[5]李迎春,程帆娟.汉代“四夷服”镜铭研究[J].四川文物,2019(06):54-61.


文章分类: 镜鉴之明
分享到:
年度报告
2023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pdf
36.74MB下载
2022年广东大观博物馆年度工作总结汇报
38.33MB下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